果酒
最新文章

果酒生产工艺的研究进展

发布时间2017-04-17 10:55:56   点击数:

果酒是以水果为原料经过发酵而成的低度饮料酒,富含糖、有机酸、酯类及多种维生素,特别是葡萄酒、刺梨酒,VC含量高,含有丰富的具有增强免疫功能的SOD。我国地域辽阔,果树种类繁多,然而,由于鲜果市场日趋饱和或呈过饱和状态,对其进行加工升值和寻求水果新出路已成了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酒类产品有很广阔的市场,果酒因其营养丰富、酒度低、节约粮食,更是酿酒行业发展的方向,所以将水果加工成果酒是对水果充分利用、加工升值的好方法。

果酒

 

1 发酵酵母的研究

近年来,果酒主要生产国为了提高生产效率、保证安全高效生产,开始利用筛选的酵母进行纯种发酵以改变传统自然发酵法,有的也采用现代生物技术育种手段进行菌种的选育,以期提高果酒的生产率、改善风味等特性。

 

1.1 自然酵母的筛选

用筛选的纯种酿酒酵母作为发酵菌种酿造的酒通常风味过于平淡。因此,选育果酒酵母已不只限于酿酒酵母(Sacchromucescerevisiae),而扩展到水果上存在的一些产香酵母、产酯酵母,如孢汉逊酵母属(Hanseniaspora)、克勒克酵母属(Kloeckera)、毕赤酵母属(Pichia)等酵母的选育。研究表明,这些酵母会对果酒的总体风味产生积极的影响,能生成很多芳香物质和特殊风味成分,使酒的风味特征明显改善。人们常通过特殊的采样环境分离酵母菌株,如Ramiefi等从帕尔马干酪的乳清中分离得到一株酿酒酵母,降解苹果酸的能力极强,尤其适用于酸度较高的果汁的酿酒发酵。YoshiharuInoue等研究显示,孢汉逊酵母(HansenulamrakiiIFO0895)具有明显的产酯酶的能力,其原理是孢汉逊酵母只利用乙酸乙酯作为唯一的碳源,为乙酸异戊酯的产生提供酯酶,从而发酵产生乙酸异戊酯等芳香类物质。然而,产酒精效率与果酒的风味同等重要,纯种酿酒酵母不是万能的,Ayogu等人研究发现,用于生产棕榈酒的发酵液中分离的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cerevisiae)的变异种不同于商业的酿酒酵母,在用于生产菠萝酒中,前者的发酵产酒率达10.2%(v/v),显著高于后者的7.4%(v/v)。

 

1.2 应用现代育种手段进行菌种选育

现代育种手段进行菌种选育可以使菌种的生产性状有明显的改善和提高,如诱变育种、杂交育种、原生质体融合、基因工程技术。诱变育种是以诱发突变为基础的育种,是迄今为止国内外提高菌种产量、性能的主要手段。如嗜杀酵母和SO2抗性酵母曾成功杂交;Romano完成一株絮凝性强的酵母与一株不产SO2酵母的杂交,获得了既不产SO2同时凝聚性也较强的酵母用于葡萄酒的生产。Audrey完成Saccharomycesbayanusval、Uvarum和JS.bayanusvat.Uvalum的杂交,获得具有两个亲本优良特性的杂合子,产生高浓度的挥发性发酵化合物。原生质体融合技术在育种研究中应用较多。文铁桥等用酿酒酵母和克鲁维酵母进行属间原生质体融合,获得的融合子在45℃下能进行酒精生产。Dequinetou等将干酪乳杆菌的乳酸脱氢酶基因导入酿酒酵母中,促进果汁中的葡萄糖向乳酸转化以解决pH过高的果汁酸化问题。

果酒

 

 

2 澄清工艺的研究

果酒的酿制中,澄清是关键的一步,关系着果酒的成色和口感。过去利用自然澄清法,耗时耗力且效果不佳。现在,在使用明胶、单宁等常用澄清剂的基础上,还进一步发展了不少新的方法,如添加琼脂、皂土、多种澄清剂混合使用以及酶制剂的应用等已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传统的方法是用硅藻土助滤剂和支撑板过滤系统。20世纪80年代中期,错流技术被应用于葡萄酒行业来代替硅藻土粗滤及纸板和圆盘精滤。迄今为止,错流过滤的使用在国外已有17年历史,在国内的使用才刚刚开始。动态过滤(错流过滤)又被称为CROSS-FLOW错流过滤、TFF切线流过滤。它是由循环泵产生的切线力使未滤液在膜表面形成强烈的湍流效果,使滤液透过膜,从而达到过滤目的。

 

采用糖浆作为澄清剂,例如对于甜型果酒,刘淑华找到了一种解决果酒沉淀的方法。其原理是在配制果酒的化糖工序中,将糖浆充分煮沸,静置至少11h,使糖浆自然冷却,温度不低于30℃,加入酒中,过滤直至澄清。近年来,对甲壳素(Chitin)和壳聚糖(Chitosan)的研究十分广泛,冉红艳等研究发现,壳聚糖能有效去除苹果酒中可溶性蛋白、酚类物质和果胶等非稳定性成分,提高苹果酒的稳定性,且果酒中的营养成分不会改变。

 

3 香气成分的研究

果酒的香气很复杂,有上百种物质构成果酒的香气成分,主要包括了醇类、酯类、酸类、羟基化合物、酚类、内酯、烃(萜)等几大类,这些物质气味各异,通过它们之间相互作用,使果酒的香气千变万化、多种多样。而香气成分是决定果酒质量的主要成分,是苹果酒、葡萄酒等果酒风味化学研究的重点。Francisco等通过啤酒酵母对单萜的生物合成实验,结果证实了单萜在发酵过程中的合成,否定了单萜来源于原料本身的说法,这更加反映出果酒中的香气成分的复杂性和确定其来源的难度。

 

酒类的香气成分分析方法有直接注入法(或溶剂提取法)、静态预隙气相色谱法(Headspace法)、动态顶隙气相色谱法(Pardiandtrack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是检测有机物常选用的方法,此技术检测灵敏度高,分离效能好,随着仪器的不断完善与发展检测技术的成熟与推广,其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

 

4 陈酿工艺的研究

发酵所得的新酒,香浓味粗且浑浊,不适宜饮用。经一定时期储藏和适当的工艺处理,在储藏期发生一系列理化及生化的变化,酒质变得香气浓醇、清晰色美,此过程称为酒的老熟或陈酿。陈酿的本质是物理上的分子重排与化学上的氧化和合成的过程。

 

果酒生产中陈酿工序非常重要,必需给予充分的陈酿时间,保证果酒品质,但这必将影响生产效率。加速果酒陈化可以采用物理的方法,包括电催陈、光催陈、磁化催陈;也可以采用化学方法,包括微氧化和采用一些催陈剂进行果酒催陈。目前,加速果酒陈化技术已经取得较大的进展。

 

杨华峰、曾新安等研究了采用高强电磁场人工催陈新鲜葡萄酒,通过采用高强电场处理设备对2002年产新鲜干红葡萄酒进行了人工催陈研究,发现当处理电场强度为3kv/cm,频率为1000Hz,处理时间5min时,与对照相比,酒体变得陈香明显加强、口感柔和协调,更加饱满。

 

另外,有人研究发现了一种酒类催陈剂,它包括有4~7价的Mn化合物、H2O2、KClO3、SiO2、活性炭和阴阳离子树脂,使用时只需将其放入装有原酒或需纯化的酒容器内搅拌、混均、静置则可,通过Mn化合物、H2O2、KClO3与酒内的醛、甲醇、酚等发生氧化反应,并由SiO2、活性炭和阴阳离子树脂过滤净化原酒,使酒味达到香醇可口,并对人体有益,减轻了酒味中的苦、辣、酸、涩、麻的异味。本方法具有催陈时间短、催陈效果好、成本低等优点。

 

5 存在的主要问题

5.1 适宜于酿造加工的水果品种比较缺乏

果酒质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水果的品种特性。目前,我国除了葡萄酒有专用的酿酒型水果品种外,仍未有效开展其他酿酒型水果品种的研究和培育,用于酿酒的水果均为栽种或采集的普通品种。没有合适的原料就难以酿造出优质果酒,以苹果为例,国外有专门用于酿酒的苹果,酿酒的苹果体较小,甜中带有轻微的苦涩味,果汁的酸度较高,香气浓郁。酿成酒后,酒体丰满、”有骨架”、果香鲜明,风格独特。而我国现在还没有酿酒专用苹果,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的苹果酒的发展。

 

5.2 产品质量不稳定

产品质量不稳定突出表现在,有的新产品刚上市不久,就出现了质量问题,主要表现为颜色加重、氧化感增加、果香变淡,严重时有失光、沉淀现象。质量不稳定必然影响产品的市场信誉,同时也影响整个果酒业的健康发展,这是值得每一个厂家高度警惕的问题,也是果酒行业亟待解决的难题。

 

5.3 专用发酵菌种缺乏

目前果酒生产中所采用的酵母大多数为葡萄酒酵母,这种酵母是针对葡萄酒生产工艺的特点开发出来的,在其他果酒生产中效果并不好。为了提高果酒质量、优化生产工艺,针对具体某种果酒的生产特点,加大研究力度开发出优质高效发酵菌种是非常必要的。

 

5.4 果酒的纯天然性实现困难

葡萄酒生产管理办法中明确指出,”葡萄酒中不得加入人造香料、合成色素、甜味素、增稠剂、调味品等人造添加剂”。众所周知,保持产品的纯天然性是市场竞争的需要,也是进入国际市场的重要条件,更何况如今我国的产品在通往国际市场的道路上又多了”绿色壁垒”。由于技术原因,我国的果酒产品仍然存在乱加色素、增稠剂以及甜味剂等现象,给我国产品进入国际市场带来很大障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者逐渐追求健康、无污染、纯天然的食品,生产纯天然绿色果酒已成为发展果酒行业的必然选择。

 

6 展望

果酒因其具有的营养和保健作用而备受现代人喜爱,成为当今饮料业的发展方向。大力进行天然果酒的开发和研究,发展果酒生产,不仅可以充分利用我国丰富的果类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还可减少粮食消耗,改善酒类产品消费结构,满足消费者需求,有益于国民健康,同时可有效地促进土坡地和山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因此,开发研究具有独特风味、高效安全的营养保健型果酒成为当今研究的热点课题。

相关阅读

杨梅酒 温州杨梅酒 产品中心 杨梅酒的功效 杨梅的功效 温州月子酒 黄酒 白酒 红酒葡萄酒 果酒

杨梅之家 温州杨梅酒 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56784号